只要意志足够坚韧,奋斗足够笃定,不怕难、肯吃苦,即使身处不完美的起点,也能在命运的风暴中牢牢把握住舵盘,坚定前行,让生命粲然绽放。
“除了‘看不见’,我什么都能做。”“再难也要坚持,再苦也要挺住!”“当我们开始用优势视角看待生命,偏见的高墙就会悄然崩塌。”黄莺,这位来自宁夏的盲人女孩,又一次在镁光灯下绽放出夺目光彩——
近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,宁夏盲人博士黄莺从容讲述了自己“除了看不见,什么都能做”的奋斗故事。
2岁因病失明,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敲开重点大学之门,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通过高考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;上大学后,凭借着惊人毅力完成学习并连续3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班级第一,获得保研;读博期间,创办“盲着看看”自媒体平台,帮助众多视障伙伴掌握融入社会技能……如今的她,更有全国自强模范、全国最美大学生、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、全国高校“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”等荣誉在身。
从宁夏到武汉,从特教学校到普通学校,从本科到硕博,一名残疾女孩,何以圆梦为安?用她自己的话来说,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可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,但是当我们用优势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困难和挫折时,我们的生命就会大有不同”。
的确,黄莺的眼里没有光,但任何时候都从优势视角出发去奋斗,却让她的人生多了更多选择,也让她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光。
奋斗,是超越苦难、改写命运的永恒通途。但这条路,却是充满艰辛的,尤其像黄莺这样的残疾人,想要穿越生活的暴风骤雨,更少不了坚韧不拔的坚定品格。看不见图形,就凭借强大的想象力去解析立体几何;文言文晦涩难懂,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琢磨;高等数学深奥复杂,就抄写了300多页的盲文笔记……黄莺用十几年日复一日的拼搏完成了从失明少女到心理咨询师、从受助对象到助人者的蜕变,生动诠释了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深刻哲理,也彰显出奋斗精神对于个体生命和时代进步的双重意义。
同样身处七月,与收获青春梦想的黄莺不同,有的孩子或因高考成绩不如意而闷闷不乐,或因所录取专业同期望尚有差距而心有愤懑,或因中考越来越“卷”而压力倍增……不可否认,当下不少青年人,都有成长的烦恼、现实的压力、工作的焦虑。面对着正待书写的人生答卷,他们有着“我努力过很多次,现在依旧一无所获,意义何在”的追问,也有着“如何度过这仅有的青春,才能给将来的自己留下充实无悔回忆”的思考;甚至,部分青年在“佛系”“躺平”的面纱下,掩盖着面对挑战的回避与退缩。
与之相比,黄莺站在国新办讲台上的身影,恰是应对“内卷”乱象、“躺平”迷思的一剂良药,或者不如说,是一种告诫、一种警醒。生活不如意处颇多,只要意志足够坚韧,奋斗足够笃定,不怕难、肯吃苦,即使身处不完美的起点,也能在命运的风暴中牢牢把握住舵盘,坚定前行,让生命粲然绽放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黄莺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凯歌,也点亮了无数同行者的希望,更如一道强光照亮了奋斗精神的深邃内核——奋斗者,永远站在光里。这光,来自内心信念的燃烧,也来自时代责任的坚守。如今,发展环境越来越好,当国家政策的保障、社会各界的关怀、学校“摸得着”的细致帮扶等接踵而至,当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精神映照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时代箴言,我们更加确信: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,时光也不会怠慢执着而勇敢的每一个人。行动起来,奋斗自会成为青春最响亮的宣言!(宫炜炜)